中国历史地震图系列

This mission collected more than 5,000 earthquake data in Chinese history and drew corresponding thematic maps

破坏性地震热力图

什么是里氏震级?

里氏震级即里克特和古登堡在1935年提出的地震震级标度,是以发生地震时产生的水平位移作为判断标准。里氏震级表共分9个等级。

地震的破坏性!

震级每增加一级,通过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。传统把6级以上成为破坏性地震,8级以上地震称为巨大地震。

数据的处理!

本图从获取的中国历史地震的数据中筛选了6级以上地震的数据,通过高德地图开发平台绘制热力图,展示中国破坏性地震空间分布。

成果展示!

由热力图可以看出中国破坏性地震主要呈带状分布,台湾省破坏性地震发生最多,大陆地区广西四川、甘肃、京津冀带状分布明显。

中国历史地震三维效果

将5000余条地震数据导入高德地图开发平台,以震级数据显示三维效果,可以直观展示历史上中国地震多发区以及地震震级信息。

中国历史地震动态展示图

筛选带有时间戳的数据并重新整理数据获得适合格式的数据,导入高德地图开发平台,制成动态展示图,由该图可以获取中国历史上4000多次地震的发生时间轨迹,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地震得到发生情况,实现了鼠标悬浮查询地震时间和震级信息的功能。

团队成员

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

赵怀群

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

单位: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

吴盈盈

自然地理学专业

单位: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

Jianghao Wang

指导教师

中国科学院大学

欢迎致信我们

如果您对我们的工作感兴趣、或者有疑问欢迎致信我们

回顾

我们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“中国历史地震目录”公元前1831-1969年的5000余条地震数据。

1

数据来源

通过筛选获得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,使用高德地图开发平台工具完成热力图制作,直观展示了中国破坏性地震常发地。

2

破坏性地震热力图

通过高德地图开发平台工具,制作了中国历史上地震发生情况的三维效果图,展示了各地地震发生情况。

3

历史地震三维效果图

筛选带有时间戳的数据共计4000余条,制成动态效果图,并以震级大小进行点符号分类,实现信息查询。

4

历史地震动态效果图

欢迎联系我们

地址

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

电话

+1234 56 789

E-mail

huaiqun9981@163.com